发布时间:2021-06-16 浏览量: 作者: 来源: 教师发展中心
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天津赛区)日前落幕,本次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打造一流课程”为主题,以“落实以本为本、推动教授上讲台、推进智慧教育、强化学习共同体、引导分类发展”为目标,旨在通过比赛引导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推进教学改革,大力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创新,提升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教师发展中心特推出“教学创新心语”专栏,对此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市赛、校赛获奖教师教学创新成果进行分享。
教学创新,永远在路上!
一、主讲教师及课程简介
罗学刚,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药理学(双语)》《药物制剂工程》等本科生课程。获得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天津赛区)正高组三等奖,以主要完成人获得第八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天津市教学成果奖重点培育项目等多项教学改革项目,副主编《生物制药学》获中国轻工业优秀教材二等奖。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益生制品分会理事、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工业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食品工业科技》编委、《医药导报》青年编委,入选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主要从事重大疾病转录调控与微生态健康功能机制及相关药品、益生制品研发工作。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制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主要任务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的桥梁课程。目前,生物医药产业突飞猛进,而西方世界对我国科技及人才工作却横加遏制,我国迫切需要大量熟悉专业外语的制药工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然而,当下适合我国工科专业新时代本科生特点的药理学双语教学体系却十分缺乏。为此,我们对标新工科与一流专业建设等需求,优化教学内容、搭建交叉课程群、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加强课程思政,构建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工科类药理学双语教学体系,建立了以新时代学生学习为中心、多元联动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该课程获批天津市一流建设课程,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业内高校及企业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与示范效应。
二、教学创新设计思路
三、教学创新方法
(一)对药理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精炼重点内容。在保留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等药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基础上,对药物各论部分进行精炼,每一类别药物以1-3个经典药物为代表,围绕其重点阐明该类药物的作用机理、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对于同类别其它药物,简明扼要的指出其特点即可。
——更新前沿知识。对传统的《药理学》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对药理作用机制确切、临床应用良好的新型药物加以必要的补充。同时,对一些已被或即将被时代所淘汰的药物进行删减,以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够与时俱进,掌握未来工作中可以学以致用的药理学知识,从而真正适应学科及行业的时代发展需求。
(二)全局统筹规划,建设药理学课程群
从制药工程的整体知识体系出发,从全局视角对药理学双语教学的重要相关课程“生理学”、“药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科技英语”、“分子药理学”进行统筹规划,对培养方案中彼此的教学内容、开课时间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协调,将这些课程之间架构成为一个支撑有力、衔接顺畅、彼此呼应、有机整体的课程群体系。
(三)树立双语教学特色、压实双语教学效果
(四)建立多元并举、传统与现代兼顾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板书幻灯片、模型教具、动画视频、教学短片等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配合,结合智能手机应用雨课堂、慕课堂等APP,力求教学内容的呈现上能够做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真正实现“多”媒体教学。另一方面,同时兼顾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手段,除了各种多媒体、新媒体手段的运用之外,努力提高传统教学基本功,加强板书在教学中控制课堂节奏、提纲挈领的作用。此外,建立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法,并与线上教学所用资源的中国药科大学教学团队合作主编了案例版新教材。同时依托线上线下教学管理工具,建立了兼顾普适性知识与个性化发展的考核方式。
(五)加强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课程思政工作
药理学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及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一门生物医药领域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对国内外新药研发、中医药历史传承与创新等各种案例的有机结合,力求巧妙的实现把“盐融在汤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将课程思政与药理学知识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养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格,厚植“四个自信”,培育正确的“三观”、职业道德与家国情怀。
四、教学创新成效
(一)有力地支撑了专业建设
本课程教学改革先后有力的助推本单位获得了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制药工程及生物工程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支撑了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天津市一流学科、药学天津市重点学科建设。
(二)教学成果获得了业内的肯定,产生了较好的推广示范效应
依托本课程,目前已主编教材2部(《药理学(双语)》、《生理药理学》)、副主编教材1部(《生物制药学》)、发表SCI教改论文1篇,在业内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与示范效应。已成功出版的教材被中国药科大学、三峡大学等多所大学广泛用作教材与参考用书。其中,《药理学(双语)》在2013年问世后,3年时间便实现了再版,并且受到了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修正药业公司等企业界同仁的肯定,其中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还将其选做员工培训教材。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未来,我们将持续努力、永不止步,不断打磨教学内容,创新、提升教学方式方法,加强教学经验的总结、交流与彼此学习,切实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审稿人:郑帅